北京农业中关村核心引擎初建成 现代食品营养谷完成顶层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23 14:03:29浏览:524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致力于打造一个立足北京、面向全球、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农业中关村,更好地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近日,北京市平谷区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2023农业中关村建设新闻发布会。历经3年多的建设,北京市的农业中关村核心引擎初步建成,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运营,建成了中心总部和三个分中心功能实验室和果业、温室园艺示范园。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农业中关村将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下功夫。

 

农业中关村.jpg


历时三年农业中关村核心引擎初建成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士功表示,北京市自20207月首次提出打造农业中关村以来,历经3年多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核心引擎初步建成。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运营,建成了中心总部和三个分中心功能实验室和果业、温室园艺示范园,奶业示范园将于20235月份竣工投产;今年将重点建设3个分中心中试车间,完善中心创新基础条件,全力打造农业中关村核心引擎。

头部资源,平谷园内目前已经聚集首农、旺旺、紫兴园、圃美多、苏坨、味食源等30多家食品企业,融合了传统食品生产、中央厨房、预制菜、食品调味、蛋白研制等多个领域。2022年,食品企业实现产值33.5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23.6%吸引首农食品集团、新希望、北大荒、拜耳作物等头部企业在平谷发展,打造头部企业聚集地,引进涉农企业136

科研方面,平谷已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食品协会、中国轻工协会、北京食科院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中国农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建设持续推进,引进院士工作站(院士专家团队)5个,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0个,推动正大国际研究院、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创建博士农场45个,建设科技小院13同时,平谷区正在积极争创中国(平谷)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创建方案已报农业农村部。

空间方面,中关村平谷园现有已完成一级开发的工业用地储备约665亩,具备直接上市条件,待盘活用地200多亩。正在开发建设的50年产权、可租可售的标准化厂房约46万平方米。还有已建成的标准化厂房约22万平方米,可满足直接租用落地。

政策方面,中关村平谷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板块之一,能够享受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先试的各项政策和农业中关村十条政策。平谷区也出台了32项产业政策。设立北京平谷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成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搭建云园区服务平台,打造农业中关村学校,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面向海内外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后期将陆续出台针对食品营养产业的支持政策。

  张士功表示,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农业中关村将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下功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联合攻关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行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推广体系,落实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机制,搭建科技小院协作网络,组建包含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职业农民、技术能人等主体的行业联盟,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农业中关村2.jpg

  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完成顶层设计

  发布会上,北京市平谷区发布了《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规划(2022-2035)》。平谷区将以建成国际食品营养谷为目标,攻关预制菜及智慧供应链、生物合成新食物资源、活性因子/功能性食品创制、绿色减损加工、食品营养靶向定制五大创新方向,培育精预制菜、替代蛋白、精准营养、功能性基料和智能装备五大特色产业,实施引进一批产学研紧密衔接的科技创新力量、打造一流的营养健康双创孵化开放性生态系统等八大重点任务,建设公共研发、公共服务、检验检测等六大公共平台,建成三基地一特区即食品营养科技成果孵化、中试基地,食品营养活力创新企业总部基地,高端食品供应及全景消费体验基地和政策与机制先行先试的创新特区。

谈及2023年平谷区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表示,2023年,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将重点聚焦培育农业高精尖产业,布局国家奶牛、肉牛、生猪遗传评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提升农业硬科技实力,攻关辣椒智能化分子育种、良种奶牛体内胚胎高效生产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核心区11个重大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等一批项目集中开工。

据了解,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计划年内开工建设,总投资65.7亿元。核心区的11个重大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接续开工,总投资30.15亿元,其中园区道路网工程、科研总部(生物种业)创新中心、国际化社区项目和园区燃气、热力、弱电工程年内开工;园区(一期)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上半年要具备土地入市条件;绿龙农业创芯走廊项目年内完成前期手续办理。

END

中农四方简介改.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