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农不止于农——助力智慧农业建设,让更多技术落地应用

发布时间:2023-04-27 10:11:25浏览:425


  手机遥控温室环境,施肥机自动调节水肥比。手机上点一点,两台无人驾驶机器就会按照设定线路穿梭在园区内,一个运输农产品,一个进行植培。打开手机中的App,随时可以查看到12个大棚内的实时监测画面,大棚内实时智能调节的温度、光照情况,以及施肥机自动为每种农作物调配的水量、农药、氮、磷、钾等含量。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他还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人为干预,设定相关数值,从而调控大棚内的环境及施肥机的输出情况。但更多时候,“数字农业”早已替他完成了这一切——大棚会根据农作物的需要,主动打开或关闭遮阳篷,调节温度,让农作物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施肥机也会智能调节水肥比,形成农作物需要的完美配方。

  近年来,数字革命成就了一次次技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更展现出更多“始于农、不止于农”的无限可能。


f5f7b3.jpg

 

更高科技,田地接云端,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在农业生态工厂,一排排白色的钢结构大棚看似平常,其实里面可是暗藏玄机。测绘出农场高精度地图,并通过北斗地面站提供的差分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定位信息,再优化系统配比,对场地、设备和人员进行优化管理和智能调度。北斗地面站为园区的无人驾驶运输小车提供厘米级差分定位,使得机器采摘更加精准。

  农业的数字化也给农产品插上了“翅膀”,乡野阡陌连通田亩,亦连接四海。这些区域品牌,不仅在掌上菜场、社区智能终端柜投放,还有线上集团采购通道等数字商贸新业态。这个平台一头连生产基地、一头连市场,产品覆盖肉类、蔬菜、水果、禽蛋、水产、粮油和日化等多个类目、多种商品,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店内还专门开辟了农产品自产自销点,优先免费供应给周边低收入农户使用。


图片 6.png

 

更远传播,阡陌接四海,足不出户广交天下。

  随着互联网在广袤农村的普及以及数字经济的兴起,在滔滔数字浪潮中,手机变“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农活”,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道新奇风景。

  “家人们,你们看我手上这棵新鲜嫩绿的生菜,就是出自我身后的植物工厂,放眼望去,这些通过水培而来的生菜可能明天就会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只要你现在通过链接点击下单……”在春意盎然的智慧大棚里,“爱心主播”拿着产自农业经济开发区的草莓、小番茄、生菜、蝴蝶兰、常春藤等,通过直播镜头卖力吆喝,吸引了大量粉丝下单认购。

  秋冬的团建如何安排?求婚的仪式有几种?初雪的美丽乡村是怎样的?打开短视频平台,可以找到不少农业经济开发区的“乡村网红”,他们和网友分享乡村美食、美景和日常生活,收获不少关注,也为家乡发展赢得更多机遇。

  从“酒香也怕巷子深”到“酒香飘到巷子外”,数字化引发的新浪潮,让美丽乡村发展有了越来越多成熟的模式和样板。从“巷子”里走出来,来自原野的香甜果实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搭上“数字快车”,足不出户广交天下。


1682561642974727.jpg

 

更多参与,实现农村现代化,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

  “您的账户收入柜面规模种粮补贴3万元……”冬种进行时,农户徐永发收到一条短信,提示他今年种植的250余亩小麦补贴资金已经到账。“以往申请种粮补贴一般需要5到6个月时间才能到手。现在,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差不多10天就到账了。”农民申请种粮补贴的便利得益于聚焦打造“农业硅谷、农创高地”,创新研发的“浙农补”应用场景。打开系统,农户只需来到自己的种植地块,点击“开始申领”,就能将“绿”变“红”,成功将其纳入自己的“浙农补”账户。待所属地块完成认领,系统会自动汇总面积,一键提交后,即可坐等补贴到账。


1682561695215880.jpg

 

  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正“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生活在农业硅谷里的人们。大家用勤劳双手和奋进精神,紧跟数字时代的脚步,一起踏上智能化的列车,村里的生活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从传统农业走向智慧农业,意味着必须更高质量推进“三农”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一关键,扎实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EN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中农四方整理编辑,转载需注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中农四方简介.jpg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农业嘉年华、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