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大趋势,看数字化农业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3-06-13 11:24:55浏览:364

一、互联网巨头布局农业产业



 图片 16.jpg


阿里的数字乡村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农业产业也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们布局的新领域。阿里巴巴旗下的数字乡村和盒马生鲜成为了消费者和新农人们的新宠。

数字乡村是阿里巴巴在农村地区推广的电商平台,它致力于将电商运营模式应用到农村,帮助农民们提高生产效率和销售渠道。数字乡村将生产、销售、物流等全流程数字化,推动了农业产业的智能化和现代化。

盒马生鲜则是阿里巴巴在城市布局的生鲜超市,它注重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与农民直接合作,推广产地直供模式,让消费者吃到新鲜的农产品。盒马生鲜的产品线覆盖了海鲜、肉类、蔬菜、水果、熟食等多个品类,成为了城市居民们的新选择。

阿里巴巴在农业产业布局上也注重与政府的合作。它在各地建设产地仓,推动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共建标准规范的数字农业基地。阿里巴巴还与100多个农村合作,布局数字农村,今年更是提出了“百县进盒马”行动。

腾讯安心平台

而腾讯则从农产品的流通端入手,建立了腾讯安心平台,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腾讯安心平台通过为每一件商品定制专属“身份证”,实现商品全流程“来源可追、去向可查”的目标,从而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度和品牌价值。在腾讯安心平台的支持下,中国许多地方的农产品开始走向整合和品牌化,增加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例如,甘肃省定西成为“中国薯都”,莘县成为“蔬菜之乡”等特色产区通过腾讯安心平台实现了在市场上的突破,走向了更广阔的消费者群体。此外,腾讯安心平台在全国多个省市都已经落地,为本地的农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品牌推广渠道。

京东和拼多多

不甘落后的京东和拼多多也于去年分别成立了自己的数智农业生态部,着力打造农产品流通大中台,希望通过“农产品大流通战略”,打通农业产业链及现代流通体系,助农增收和城乡经济融合。

京东数智农业生态部打造了“农产品流通大中台”和“智慧农业产业园”,致力于打通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率,助力乡村振兴。其中,“农产品流通大中台”通过数智化技术,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同时,还推出了“京东农场”项目,通过线下农场的种植、养殖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有机的农产品。

与京东类似,拼多多数智农业生态部也以农产品流通大中台为核心,致力于打通农业产业链。拼多多还推出了“农场直播”项目,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真实、透明的农产品信息,同时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销售。


 


二、农业生态链被进一步重视

随着农业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生态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农业生态链是指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不仅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农业生态链的建立主要是由政府和企业推动的,但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性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生态链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农业企业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意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农业生态链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各方的合作,才能实现农业生态链的高效运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链之一:预制菜市场

随着外卖平台和餐饮消费的不断发展,预制菜市场在中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多方调研数据显示,预制菜市场增速稳定保持在20%左右,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165亿。

预制菜市场的背景和现状

外卖平台的崛起对预制菜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外卖商家为了降低厨房成本和提高制作效率,开始采用预制菜来提供外卖服务。同时,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也逐渐提高。这些因素促进了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

预制菜市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餐饮企业或外卖平台自身生产的预制菜,另一种是由第三方企业提供的预制菜。目前市场上的预制菜主要包括各种主菜、配菜和汤品等。

预制菜市场的发展趋势

预制菜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于,从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工入手,从技术层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打通产品的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环节,延长农业产品的流通价值和货架期。这一趋势的出现,将为预制菜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营养和健康程度的需求不断提高,预制菜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预制菜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预制菜市场是中国快速发展的餐饮业中一个重要的生态链。在未来的发展中,预制菜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和健康的需求。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预制菜市场的健康发展。

生态链之二:农业云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也逐渐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农业云仓作为农业物流的新模式,正逐渐成为农业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农产品贸易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以大宗批发贸易为主,小宗贸易则以个人配送的方式存在。这与小农经济现状如出一辙,效率低、流通环节长、成本高且价值低。

农业云仓的突破

农业云仓的模式正是要突破经销配送的环节,最大化物流效率。在云仓的运算下,农产品将直接建立从工厂到C端消费者的物流配送模型,通过区域配送+社区配送的方式完成对物流效率的最大化运算。这与目前我国在电商、外卖领域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有着本质的目的。

可以想象的是,在物流这一成本被大幅度降低之后,好的农产品将获得更多增加产品价值的机会。此外,农民云仓还有以下优势:

1、减少了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民农云仓平台

目前这一模式的领军平台——民农云仓平台的玉米交易规模突破80万吨,并与数十家银行建立合作,授信额度超过46亿元。这充分说明,农业云仓已经成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农业云仓的出现,为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福利和机会。

生态链之三:智慧小站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绿色环保、健康生活的追求,农业产业正在向智慧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而智慧小站作为其中的一种新型农业生态链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智慧小站的特点

不同于云仓系统的配送优先模式,智慧小站更注重数据服务。除了仓储保鲜、加工包装、直播电商、市场集散等功能外,它还提供农业金融保险、农村政策法规宣传等服务,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在分布式小仓储的基础上,智慧小站还开辟出加工场+市场的模式。它不仅能够直接对农产品进行售卖,还能在现场对农产品进行第一步的加工程序,对农产品进行保鲜保质。这种模式在广东地区的农业园中最为明显。

智慧小站的优点

智慧小站作为新型农业生态链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加工、包装等环节,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

保证农产品质量:智慧小站拥有完备的冷链设备和仓储设施,能够对农产品进行保鲜保质,保证产品的质量。

提高销售效率:智慧小站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销售,大大提高了销售效率。

便于监管:智慧小站的数据服务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对农产品进行全程监管,保证产品的安全。

智慧小站的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智慧小站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未来,智慧小站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智能化程度,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生态链服务,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数字农业的4大方向

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的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数字化农业的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四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规模

规模化是数字化的前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实现农业数字化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其中第一个要点就是规模化。

土地需要集中。只有土地足够集中,才能让农业数字化的成本得到控制。当前市场上一套完整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平均每亩地的设备成本为8000元左右,如果不能以规模化实现收益的增长,农业数字化无从谈起。

怎么实现规模化?

实现规模化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农民需要联合起来,形成规模化种植、养殖、销售等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

2、政府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电网、通讯网络、物流等。

3、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实现农业数字化需要以规模化为前提,只有规模化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方向是特色

数字化农业是当前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中特色农业也是数字化农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特色农业,是指以地方特色为基础,培育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产品,并通过营销推广等手段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一种农业形态。

在数字化农业的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都需要通过数字化演算,以确定市场的接受程度和产品资金的回流周期,更精准的种养是数字化农业盈利的一大保障。

特色农产品数字化演算

特色农产品的数字化演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是特色农产品数字化演算的第一步。通过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偏好,进而确定生产的规模和种植、养殖的方式。

生产成本核算:生产成本核算是特色农产品数字化演算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产成本的核算,可以确定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确定产品的销售策略和市场定位。

产品品质控制:产品品质控制是特色农产品数字化演算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的品质进行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符合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数字化农业对特色农业的促进作用

数字化农业对特色农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化农业可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而精准地控制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拓展市场渠道

数字化农业可以拓展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渠道,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市场信息,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进而实现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提高品质保障

数字化农业可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保障,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产品的生长过程和品质变化,进而实现产品的品质保障和持续改进。

数字化农业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数字化演算,可以实现特色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和市场化推广,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第三个方向是销售网络化。

在现代社会,网络销售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销售渠道。对于农产品来说,也不例外。销售网络化本质上是为了提升产品的销售效率,减少中间环节。

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而对比2020年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近2000亿元,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完成的规划。

网络销售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将产品推向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节省了中间环节带来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销售效率。这对于农产品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农产品的特点是生鲜,需要快速地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网络销售还包括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这需要农民学会运用电子商务技能,提高自己的销售能力。

销售网络化的推广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产品电商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让更多的农民受益。而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将自己的品牌推向更多的消费者。

销售网络化是农产品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的重要途径。政府和企业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让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销售渠道,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

第四个方向是农产品产地的全链路管理

,是数字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数字技术嵌入全过程

数字化的全链路管理包括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的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嵌入到每一个环节中,以实现全方位数字化赋能。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种植、收获、加工、销售等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业思维和数字农业相结合

数字化的全链路管理需要将工业思维和数字农业相结合。工业思维强调标准化、流程化、自动化、高效性,数字农业则强调数据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将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的有效指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全方位数字化赋能

数字农业的全链路管理需要在营销、物流、技术、资金、人员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数字化赋能。通过数字化,可以实现农产品的精准营销、快速物流、智能化技术应用、便捷的资金服务和全员培养等目标,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数字农业的全链路管理是数字化时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可以实现农业全过程的高效管理和智能控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EN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中农四方整理编辑,转载需注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中农四方简介.jpg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农业嘉年华、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