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动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到202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力争超万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
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增收机制完善、示范带动力强的现代休闲农庄。组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等活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农业嘉年华、休闲农业特色村镇、农事节庆、星级农(林、牧、渔)家乐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品牌。
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等不同渠道资金,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因地制宜兴建各具特色的配套服务设施。
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行动,培育一批积极性高、素质强、善经营的管理经营人才,提升从业人员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鼓励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提高从业者素质能力。
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产业特色,挖掘农村文化,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认定和传承利用工作。
加大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宣贯力度,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诚信教育、服务考核和安全宣传教育。
(以下为通知全文)
农加发〔2018〕3号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态势,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产业总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中高端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发展模式功能单一,经营项目同质化严重,管理服务规范性不足,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开发不够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开展升级行动,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利于农民就近就地创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山望水忆乡愁的好去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升级行动对于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为目标,推进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推动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开展升级行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农民就业增收和市民休闲旅游需求,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定位,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娱乐、科普教育、健体康养、民俗民宿等特色产业;坚持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美化乡村生态环境,提供绿色优质产品和服务;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路径,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创作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创意精品;坚持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立足本地农耕文明,发掘民俗文化,拯救村落文化,弘扬乡贤文化,讲好乡村故事。
到2020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力争超万亿元,实现业态功能多样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服务设施现代化、经营服务规范化,打造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机制好、农民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支撑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更加突出,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强化政策落实。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财政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农加发〔2015〕5号)和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农加发〔2016〕3号)等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具体实施意见,协调各部门在用地、财政、税收等方面落实扶持措施,推动政策落地生效。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措施,及时总结宣传新进展新成效、好做法好经验。要创新形式,举办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发布推介活动,加强对各类精品品牌、先进主体、优秀人物宣传,发挥好典型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传播好声音、好故事,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
(四)强化公共服务。要加大监测统计力度,建立健全监测统计制度,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加强对已认定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品牌的动态管理考核,研究设立考核标准和退出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有关功能,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创意中心、职业院校的人才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
2018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