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根植乡土,大地焕发新生
“大地艺术”(Land Art)的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彼时,艺术家们敏锐地察觉到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冲击,尝试走出画室与画廊,将广袤大地作为画布,用艺术作品唤醒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深刻反思。
这一艺术形式随后在日本蓬勃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以艺术激活乡村。享誉全球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便是杰出代表,历经九届,它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户外艺术盛会,更开创了以艺术为媒介,联动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近年来,这股以大地为舞台、以乡村为展场的艺术风潮,在中国广袤的乡土大地上蓬勃涌现。形形色色的“大地艺术节”如雨后春笋,扎根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与自然肌理之中,探索着艺术在中国乡村语境下的独特生长路径。它们如何用艺术讲述乡村故事,激活沉睡的田野?
让我们一同走进近年国内颇具代表性的几场大地艺术节,感受艺术与乡土碰撞出的无限可能。
横坑“竹也”大地艺术节
竹韵悠扬的艺术乡建
<浙江·丽水·松阳>
以乡建闻名的松阳县,在2023年5月18日迎来了首届横坑“竹也”大地艺术节,落地叶村乡横坑村膳垄自然村。顾名思义,“竹也”即“竹子也艺术”,竹元素贯穿了整个艺术节。从环境营造到艺术作品,随处可见竹的身影,彰显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横坑“竹也”大地艺术节共有 359 件作品参展,来自全国和当地艺术家创作。有 9 件作品是户外装置艺术,艺术家们以竹制品在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为灵感和主线,把艺术品们放到了真实的生活场景里,实现了“竹子也艺术”的寓意。
如今,横坑村的艺术模式也在叶村乡逐渐铺开,树立“艺术部落活力叶村”IP。两年来,共招引文旅项目5个、财政配套项目4个,累计投资额8200万元。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全域沉浸的水乡艺境
<广东·佛山·南海>
2022 年 11 月 18 日,“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2022”(后文简称“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正式开幕,展期共三个月。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规模较大,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全域 176 平方公里都成为了艺术节会场,下设 8 个艺术分区。
这一次,134 组艺术家呈现了 71 个艺术项目。有一部分参加过“艺术在浮梁”的艺术家,如马岩松、刘建华、文那、TANGO 等也参加了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马岩松的装置作品《时间的灯塔》这一次仍然吸引了众多目光。
根据数据记录,23年南海大地艺术节一个周末单日接待游客就达27186人次,全网关于“南海大地艺术节”这个超级热词的浏览量达1392.9万次。
如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也进入了日常运营期,仍有 6 个艺术分区在夏天等待艺术爱好者们光顾。根据介绍,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以第一届的西樵镇为起点,会用“10 年五届”的进度,把南海全域都变为大地艺术节的会场,重现当地的活力。
艺术在浮梁
茶山上的艺术觉醒
<江西·景德镇·浮梁>
2021年,“艺术在浮梁”于江西景德镇落地,最后决定在浮梁县臧湾乡的寒溪村举办春季展出,展期持续一个月。
粮仓、主人搬走的旧宅、茶园工具房等村中的建筑设施都成为展览场地,有些艺术材料直接取材于村民家,有些艺术作品的原型就是村中的村民。
展出共有22件作品,有不少作品穿插于茶田中。其中最出圈的是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大地之灯》,这个白色的装置作品位于整个村庄的制高点,此前少有人到访这里,夜晚灯光亮起,艺术装置犹如村落的灯塔一样神圣。
艺术节迅速“出圈”,吸引大量年轻人打卡。春展后紧接秋展,并实现常态化运营。曾经寂寥的小山村,华丽转身为熙熙攘攘的“露天美术馆”。
艺术节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吸引部分外出务工者回流。当地村民正逐步融入并成为艺术生态的一部分。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年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
天府大地艺术季
稻田林间的艺术共生
<四川·成都·邛崃>
2020 年 9 月,成都市周边的邛崃市举办了第一届“天府大地艺术季”,主题为“天府大地·风物共生”,在稻田、树林间,28 组装置艺术作品展现出大地艺术的可能性。
根据数据显示,艺术季累计接待游客2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3亿元,有效推动生态旅游和富民增收。
原乡大地艺术节
回归山野的心灵原乡
<云南·腾冲·曲石>
2019 年 4 月,原乡大地艺术节在云南腾冲开幕,这里位于高黎贡山脚下,70%被森林覆盖,自然条件非常利于举办大地艺术节,大地艺术在这里回归原野。
原乡大地艺术节在前一年冬季就邀请了艺术家驻留当地进行创作,在艺术节中,有 8 位艺术家带来了他们的装置与雕塑作品。
有一部分作品与当地的人文息息相关。王锐从昆明城中村收捡来 6000 块被拆除的红砖,跋涉 6547000 米的距离,在原乡大地艺术节组成一面完整的砖墙。城市里的“废弃物”回归山野大地,重新复苏,有了二次“生命”。
赵磊明的作品《山的子民》则从“水筒烟”这种当地特有生活方式找到灵感,他用钢筋塑造生活方式背后的坚韧人文精神。
原乡这个名字意为“心灵深处原始的故乡”,它如乌托邦一般带给艺术家精神抚慰,因而好几件作品都以较为抽象的手法抒发艺术家的精神寄托。
艺术家李瑞的作品《根源》就把本质定为“造梦”,浅色的“根”在草坡上汲取养分。
艺术点亮乡土,共绘振兴图景
从松阳的竹韵、南海的水色、浮梁的茶香、天府的风物到腾冲的原野,中国大地艺术节正以百花齐放的姿态,在广袤乡村书写着艺术赋能的新篇章。
它们不再是简单的艺术展示,而是深度融入当地自然生态与文化血脉,成为激活乡村、连接城乡、提振经济、丰富精神的文化引擎。
艺术家用创作讲述土地的故事,村民在参与中找到新的认同与生计,游客则获得独一无二的乡土艺术体验。大地艺术节,正以其强大的包容性与创造力,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充满美感与活力的路径。
未来,随着更多实践的深入,艺术与土地的共生共荣,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中农四方深耕休闲农旅多年,在多个项目中融入大地艺术节理念,具有独特的优势,能精准找到艺术与农旅的最佳结合点,避免艺术“悬浮”于乡村之上。
具备从策划、设计、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全链条服务能力,能将艺术创意切实转化为可运营、可持续的农旅产品。
通过将大地艺术节模式创造性地融入休闲农旅项目,打造出极具差异化竞争力的文旅产品,破圈吸引多元客群,延长产业链条,深度践行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探索出一条艺术点亮田园、产业反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甲38号金码大厦A座610
电话:13601227253
网址:www.znsfagr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