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布局大未来!

发布时间:2018-07-13 16:52:20浏览:896

这几年,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和扶持比重越来越大,全国财政每年三农投入不少于3万亿 。未来,国家相关政策走向、三农发展路线,都事关9亿农民、千万农人的“钱袋子”与“生存法则”。从近三年的中国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大政策发布、会议中都以“三农”作为重点议题,并敲定各项重大惠农政策。在新时代,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一体的现代农业,也同样有着自己的战略布局。

 

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2016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养产业融合主体、完善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三产融合正式进入快车道。

 


    一颗草莓,在田间地头不过值几分钱,如果加工成草莓酱、草莓蛋糕价格就能成倍增涨;而如果是周末假期到田间旅游采摘,甚至将草莓作为盆景观赏,那它的价格就是几十倍上百倍了;如果再进一步,把这小小的草莓注入绿色、有机、品牌农业等优质标签、特色的基因,那一个小小的草莓将成为人们健康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绝对首选,其价格将难以估量……这就是所谓的农业三产融合为农业增值、增效的真实写照,更能让农民增收,它预示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目标。

 

循环农业建设


    循环农业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利用物种多样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在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形成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力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产出效果,打造了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成就出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环境。多年以来,我国农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开发和化石资源投入的增加,严重依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辅助物品,不但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或消失的问题、土壤板结造成的自然肥力退化问题、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甚至涉及到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等。

2013年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要确立一批循环经济典型示范工程、示范模式,并将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



我国农业在世界上创造了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的奇迹,但农业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消耗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巨大资源的浪费源,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农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循环农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

 

 

三权分置体系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其重大创新是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可流转,在农民无失地之忧的前提下实现耕地流转,既能保障农民利益,又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017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


    土地改革一直是三农改革重点!尤其是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的改革。现阶段实行三权分置并行,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2018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完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农药化肥负增长

  

    受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多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多,多数作物的亩均用量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还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时称农业部)开展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2018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2016年全国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017年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三五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为了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的目标,下一步农业农村部会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提效。


 

互联网+农业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